楊浩同志在廣元市白龍湖亭子湖大型增殖
放流、管護及執法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根據錄音整理,2016年11月17日)
同志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有機漁業發展,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了“三個一”“三個三”的廣元經濟社會發展方略,其中一個“一”就是重申了市委六屆七次全會以來的工作發展總體戰略,首位就是“生態立市”。在“三個三”的具體目標中響亮的喊出了要把廣元建成中國西部最大的淡水有機魚基地,這不僅是一個簡單工作目標,生態有機魚養殖跟傳統養殖不同,水質要求非常高,必須是清潔水、干凈水。今天,我們在劍閣縣江口鎮召開2016年白龍湖亭子湖大型增殖放流、管護、執法工作座談會,主要目的想和大家溝通交流生態漁業發展相關問題,加大漁業秩序整治力度,有序健康發展生態漁業。會后,我們將在江口碼頭舉行廣元市白龍湖亭子湖大型增殖放流首批魚種投放儀式,自景市長將親自出席參加。剛才聽了市白龍湖管理局、市農業局、劍閣縣政府以及劍閣縣農業局、江口鎮政府的交流發言。在這里,我想借此機會,講四點意見。
一、深化思想認識,進一步強化推進“兩湖”生態漁業發展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白龍湖、亭子湖是我市境內兩個最大的人工湖泊,水域面積達188.8平方公里,總庫容67.7億立方米,涉及5個縣區38個鄉鎮,流域人口近120萬。但這幾年“兩湖”資源優勢并未得到充分發揮。剛才江口同志講,希望把漁家樂、江上旅游發展起來。為什么沒有發展起來,有多種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沒找到發揮“兩湖”資源破題的路子,沒找準突破口。發展旅游,需要大量的配套資金,市縣兩級政府財力有限,社會資本短期內不會在“兩湖”投入更多的資金。因此,市委、市政府,經過反復調查研究,發揮“兩湖”資源優勢,首先要發展生態漁業。
(一)發展生態漁業是貫徹“生態立市”總體思路、保護“兩湖”生態環境的客觀需要。寶珠寺電站建立以前,白龍湖水質一度達到一類水質標準,然而網箱養殖導致白龍湖水質直線下降,成為三類水質,若不控制就會變為四類水質,網箱養魚對“兩湖”水質造成極大的污染。筏釣平臺同樣如此,而且還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因此,市縣兩級下大力氣拆除白龍湖網箱和筏釣平臺,禁止“兩湖”網箱養魚。只有掃除這些障礙,水體水質好了,才能抓生態有機魚的發展。
(二)發展生態漁業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現實需要。據考察,沙湖的有機花鰱售價高達58元/斤,千島湖的有機胖頭魚均價高達80元/斤以上,瀛湖的有機白鰱售價高達80多元/斤。我們發展有機魚,也要達到這種效果。發展生態漁業,對縣區、沿湖群眾只有利沒有弊。近年來,“兩湖”沿岸釣魚人數逐漸增多,特別是外地職業釣手“吃住帳篷”,看似“熱鬧繁榮”,但是當地鄉鎮政府和群眾并沒有從中得到實惠。市政府發布通告,打擊野釣、游釣,統一規劃釣魚平臺,就是為了保護“兩湖”漁業資源,規范經營秩序。市政府統籌建立漁業公司,統一經營管理,能給沿湖群眾帶來幾大好處:一是股份收益。所得收益按占比分給各縣區用于沿湖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二是釣臺收益。
希望各鄉鎮要發動本地群眾建釣臺,群眾可以從釣臺經營中得到實惠。三是配套產業收益。原則上漁家樂由當地群眾發展經營,可以適當引進個別外來業主示范帶動,江口漁家樂就做的很好,大家可以借鑒學習。四是魚苗收益。這次亭子湖投放的魚苗全是外地采購,原因在于本地沒人養魚苗。目前漁業公司正在規劃沿湖魚苗繁育基地建設。請各鄉鎮抓緊與漁業公司對接,積極發動有意愿、有條件的農戶建魚苗基地,魚苗基地建起后,魚苗收益至少在年均1萬元左右。魚苗基地希望不要外來投資,盡量發動本地農戶發展,要把收益留在沿湖兩岸。這是最近互聯網很流行的分享經濟。分享經濟與過去小農經濟是截然不同的,在經濟發展新常態、新形式下只有分享,才會共享。近段時間,有關縣區、鄉鎮同志沒有形成統一思想認識,一方面認為這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與縣區、鄉鎮沒有關系,另一方面經營收益由市上統一分配,縣區沒有發言權。還有一種觀點,個別同志對生態漁業的前景不樂觀。這些認識都是錯誤的,必須糾正。
二、把握關鍵環節,加快推進生態漁業發展
(一)堅持“人放天養”。我們所說的“人放天養”,專業用語叫做增殖放流,是指“通過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種或親體的活動”,核心是人工投放種苗,關鍵是自然生長。根據水質要求和水體承載能力,科學確定生態養殖的種類、數量,合理控制養殖規模。經四川農業大學專家考察論證,結合“兩湖”現有魚情和水生物狀況,“兩湖”投放魚種應以濾食性鰱魚、鳙魚為主,雜食性魚類和底棲魚類為輔,適當發展銀魚、青蝦、匙吻鱘等特色經濟魚類。
(二)堅持公司化管理。市政府公告明確,白龍湖、亭子湖水資源是市屬統一管理使用的國有資產,主河道兼具航道功能,禁止在航道內設置漁具或者水產養殖設施,主河道不能攔網。如果各縣區分段養殖,不設置攔網,勢必會造成物權不清,產生糾紛。如果允許個體養殖,他們就會追求利益最大化,投放人工餌料、化肥等,勢必造成水體的再次污染和環境破壞。市上成立國有漁業公司就是為了通過建立“統一投放、統一捕撈、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統一利益分配”的體制機制實行公司化統一經營管理,實現“兩湖”價值、收益最大化。市市漁業漁業公司已經正式成立了,市政府明確,市白龍湖管理局作為公司的行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對公司進行行業監管和業務指導。市農業局依法履行漁業生產的行業主管部門。
(三)堅持技術標準和品牌。“兩湖”發展生態漁業,從種苗培育到成魚銷售,全過程都要統一技術標準,打造知名品牌。要建立生態漁業標準體系,從養殖環境、養殖水體、苗種投放、養殖過程、魚病防控、起捕儲存、包裝運輸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力爭較短時間內通過有關機構對白龍湖亭子湖富硒和富鋅的有機魚品牌的認證,創建白龍湖亭子湖生態有機魚品牌,那么“兩湖”有機魚的市場價格至少會增加7-8倍甚至10倍以上,“兩湖”群眾會收益更多,有機魚會吸引更多游客來“兩湖”垂釣、休閑、觀光,逐漸帶動旅游業的發展。
三、強化監督管理,規范漁業發展秩序
一要加強資源管理。市政府將“兩湖”水產經營權行政許可給漁業公司,公司按照“人放天養”模式進行生態養殖,并按《風景名勝區條例》和《漁業法》相關規定,向市財政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和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市財政按各股東持股比例分撥到各縣區,市、縣將所得資金以及今后公司盈利分紅,將建立庫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兩湖”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困難移民救助。
二要強化執法管護。“兩湖”生態漁業的執法以政府為主,管護以公司為主,市、縣區、鄉鎮按各自職能職責開展執法監管。市上由兩湖辦牽頭,統籌協調公安、農業、海事、環保、水務等部門,開展跨區域的聯合執法;五縣區由縣區政府牽頭,組織本地公安、漁政、水務、海事、住建、風景管理等執法力量,開展轄區內的聯合執法;鄉鎮以農業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動物衛生監督所)為主,充分調動和整合其他基層站所執法力量,負責轄區內漁政執法、日常管護、安全生產及湖面垃圾打撈等具體工作;漁業公司按年度向沿湖鄉鎮撥付一定的執法管護工作經費。公司要成立專門的管護隊伍,盡可能吸納湖區漁民和移民,管護隊要與各級政府的聯合執法隊伍形成良好互動的工作機制,切實維護“兩湖”漁業秩序。
三要加強環境保護。白龍湖是市城區第二飲用水源地,亭子湖是蒼溪縣城區和沿湖鄉鎮群眾飲用水源地。要嚴格執行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的各項法律法規,“兩湖”范圍內禁止從事網箱養殖、施肥養魚、投放餌料及生物制劑等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主河道和溝汊支流出水斷面水質都必須達到Ⅱ類以上。市環保局要定期開展水環境質量監測,對溝叉河灣縣區會逐步放開允許經營主體經營養殖、垂釣活動,如果污染水體破壞水環境,必須暫停經營活動。
四要規范捕撈行為。根據《漁業法》相關規定,要在“兩湖”科學合理設置禁漁期和禁漁區,并嚴格執行捕撈限額制度。公司投放的增殖品種(或濾食性魚類),由公司組織組建捕撈隊統一捕撈。嚴禁任何形式的私自捕撈、非法捕撈。目前,市政府正在研究“兩湖”船只處置方案,總的思路是持證漁船由漁業公司統一征收,自用船只由鄉鎮處置,考慮到沿湖群眾生產生活實際,群眾愿意保留的自用船可以適當保留,但要進行重新登記、編號,統一組織噴涂自用船只明顯標識,劃定航行范圍和線路,在“兩湖”水面只能用于從事日常生產生活,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捕撈作業。不愿保留的按無證船只處理,無證船只由所在縣區政府依法取締,漁業公司給予適當經濟補償。
五要從嚴管理垂釣。“兩湖”必須禁止私自垂釣等侵占公司經營利益的行為,垂釣活動必須經過審批并實行收費管理。前期,市“兩湖”辦和市住建局已經編制完成了“兩湖”垂釣平臺布點規劃方案,各縣區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劃,統一風貌、統一樣式、統一標準進行建設,縣區住建部門要科學選址,嚴格把好審批關,務必確保釣臺安全。各縣區要根據釣點人數、位置布局釣點建設,隨著人數增加相應增加釣位。“兩湖”的所有垂釣經營及安全管理都由漁業公司負責,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鄉鎮也要負責轄區內湖區安全工作。“兩湖”垂釣一律實行有償垂釣,禁止釣臺之外的一切野釣行為。垂釣收取的費用主要用于補償漁業資源損失和垃圾清運、安全管理。
四、強化組織保障,確保生態漁業發展取得實效
一是加強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生態漁業發展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明確任務和責任,認真抓好落實。“一把手”要負總責,對具體工作要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促檢查、親自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分管領導要抓細抓實,把漁業發展的每項任務、每個環節、每個問題一項一項抓落地。
二是上下聯動。市、縣各級各部門要齊心協力,上下聯動,扎實抓好生態漁業發展各項工作。市白龍湖管理局重點加強對漁業公司的監督管理,強化日常監管和業務指導;市農業局負責加強統籌協調,編制漁業規劃,嚴格審批魚種投放方案,強化魚苗投放等業務指導;市級其他各部門要認真策劃包裝“兩湖”發展項目,積極向上爭取國家專項建設項目資金,重點抓好漁業生產、管護及垂釣管理等相關工作;縣區政府要認真謀劃漁業發展與休閑旅游、生態康養等其他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工作,制定扶持政策,統籌項目、資金,重點發展漁家樂、農家樂等休閑垂釣康養產業帶。要整合執法力量,嚴厲打擊轄區內的毒魚、電魚、炸魚、偷魚等各種破壞漁業資源和漁業生產的違法行為,規范漁業發展秩序;沿湖鄉鎮政府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積極協助配合漁業公司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做好漁業管護及巡查工作。
三是嚴明紀律。生態漁業發展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市委王菲書記、市政府自景市長多次專題研究部署,自景市長更是親力親為。市上成立了“兩湖”生態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并將“兩湖”生態漁業發展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各縣區也要相應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各級各部門要以對組織和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研究謀劃,自覺遵守工作紀律和組織紀律,服從統一安排部署,對工作不力、行動遲緩、成效不明顯的進行跟蹤問效,務必確保該項工作扎實推進,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