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6日,市白龍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局長李浩生一行赴蒼溪檢查調研亭子口魚類增殖放流站運行情況。
李浩生詳細走訪查看了魚類增殖放流站的運行情況,并組織召開研討會,對運營提出要求,一是公司必須高度重視該站職能,要充分發揮其功能,從苗種生產質量這一重要環節入手,建立核心苗種繁育基地,大力發展“兩湖”漁業產業鏈。二是增強技術力量,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保證人力、物力配置到位,提升苗種繁育能力。三是發揮潛能,利用增殖站的良好設施設備條件,將魚類增殖放流站建成全省重要的珍稀瀕危水生動物增殖放流場(站),打造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立科普基地,發揮好增殖放流站的科普示范和科技引領作用。
市白龍湖管理局副局長袁正安、產業發展科科長王志強,蒼溪縣亭子湖保護與發展中心主任胥勁松,市漁業公司董事長茍忠貴等參加調研。
亭子口水利樞紐魚類增殖放流站位于大壩下游約1km處,2#公路與4#公路附近,上距廣元市區160km,下距蒼溪縣城15km,占地面積2.65hm2。本增殖放流站主要建筑物和養殖設施有主要建設有:催產孵化苗育車間1517.8m2、苗育培育車間1059.4m2、室外育苗池2252m2、親魚暫養池384m2、防疫隔離池640m2、配電房51.5m2、環形親魚池440m2、親魚培育池4000m2、蓄水池500m3以及尾水處理池349m2場地綠化及魚類養殖循環水處理系統1套等,工程總投資2200萬元。本增殖放流站采用微流水和循環水養殖模式,近期放流對象主要包括中華倒刺鲃、華鯪、白甲魚、巖原鯉、長吻鮠,遠期放流對象包括中華裂腹魚、重口裂腹魚、嘉陵裸裂尻、嘉陵頜須鮈、厚頜魴、吻鮈類、胭脂魚等。近期魚類放流規模調整為中華倒刺鲃、華鯪、白甲魚、巖原鯉、長吻鮠各8萬尾/年,放流總規模為40萬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