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劍閣縣在嘉陵江亭子湖舉辦2024年“全國放魚日”嘉陵江大型增殖放流暨亭子湖第五屆公益放流活動。此次活動由白龍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廣元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廣元市生態漁業公司、劍閣縣農業農村局等承辦,旨在通過增殖放流活動,提升嘉陵江流域的水生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綠色發展。
據悉,本次活動共放流魚苗100萬尾,包括長吻鮠、巖原鯉、中華倒刺鲃、白甲、華鯪、草魚、鳙魚和鰱魚等多個品種。放流魚苗規格在6-20厘米之間,均經過嚴格篩選,確保其健康、適應性強。其中亭子口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廣元市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為此次活動提供的近百萬尾魚苗以及省釣協倡導發動眾多公益人士捐贈的數萬尾愛心魚苗。這些魚苗的放流將有效補充嘉陵江的水生生物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據嘉陵江亭子口公司職工袁玉嬌介紹,在此次放流活動中,亭子口公司提供了40萬尾魚苗,從2014年開始,該公司已連續實施了11年,累計向庫區及其支流放流魚苗440萬尾。
此次增殖放流(亭子湖)位于劍閣縣店子鎮,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放流活動為契機,以打造“漁旅店子”為建設目標,以長江生態大保護為核心,以長江禁捕退捕為抓手,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落到實處,發展沿湖農業觀光“體驗區”、生態漁文化“體驗區”、濱水旅游“度假區”,奏響農漁旅融合發展新篇章,打造漁旅“網紅鎮”。
“好山好水養好魚,‘兩湖’生態有機魚連續7年通過有機產品認證。”廣元市生態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國全介紹,公司長期堅持采用“人放天養,自然生長”的模式,既留住了生態有機魚豐富的營養物質,又避免了有害物質的殘留,真正成為健康安全的食品。多年來,廣元市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兩湖”生態有機魚品牌“游”向全國,進一步唱響當地生態漁業文化,走出了一條科技含量足、產品質量優、經濟效益好的漁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